与作者一起工作:文本写作和卡片写作相互依赖

原文:Working with authors: text-writing requires prompt-writing requires text-writing | Patreon 上的 Andy Matuschak

几周前,我迎来了一个值得庆祝的里程碑:我开发的 Orbit 软件终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作者们现在可以使用它来发布文本了。通常情况下,当软件项目达到重要里程碑时,人们总能看到一些显而易见的新功能「上线」——这些功能往往可以直接展示给他人。然而,这次情况有所不同,我们「上线」的是一个基础设施;接下来的挑战在于如何帮助他人充分利用这个工具,创造出富有意义的内容。

在与众多作者的合作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一个我本应更早洞察的重要问题:那些尚未在个人学习中成功实践间隔重复法的作者,通常很难有效地运用 Orbit 进行写作。回顾过往,这一点再明显不过。Michael 和我此前已经使用 Anki 多年,这些丰富的经验为我们创作《量子国度》提供了坚实基础。若我们缺乏编写间隔重复卡片的实际经验,根本无法完成这项工作。

我曾经认为作者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通过卡片有效传达信息」,这确实是个问题——但更为根本的是,他们还需要通过个人实践来掌握基本的知识建模技能。现在的困境在于,我发现这个问题存在着循环依赖的关系。

Orbit 的一个核心理念是:编写优质的复习卡片是间隔重复学习系统难以普及的一大障碍。然而,我们可以通过巧妙地将专家编写的卡片融入上下文叙述中,显著降低这一门槛。当你阅读越来越多专家编写的卡片时,你会逐渐掌握如何在这个领域进行创作。这样一来,你自己编写卡片和建立个人学习体系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然而,这里存在一个潜在的困境:如果要使用 Orbit 创作内容,你需要有扎实的个人间隔重复学习基础;而要建立这样的个人学习体系,又需要通过阅读 Orbit 上的内容来学习。这就陷入了一个两难的循环。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打破这个循环。一种可能的方案是从那些已经建立起强大个人学习体系的作者着手……但是这样的人实在太少了,这种方法似乎不太可行。

我认为,一个更可行的方法是投入大量精力帮助作者培养建立强大个人学习体系所需的技能。我预计这会比教导普通大众如何编写优质卡片更容易:毕竟,作者们已经习惯于深入思考如何用文字准确表达想法,而且他们格外重视表达的精确性。

最初,我原本计划通过编写一些关于如何通过卡片进行有效沟通的资源来开始与作者们的合作。然而,我现在意识到,要想利用 Orbit 为他人创作高质量内容,首要任务是学会为自己设计出色的卡片。因此,我决定在这个月着手编写一本关于卡片写作的小手册。我邀请了一些作者参与一个小型研讨会,目的是实践这些概念并帮助我不断完善手册内容。如果效果理想,我可能会为更广泛的受众举办更多类似的研讨会。无论如何,只要最终成果足够有价值,我都会公开发布这本手册(当然,你们将是第一批读者)。在编写过程中,我计划使用 Orbit,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和记住关键理念和技巧。

尽管已有不少文章讨论如何撰写优秀的间隔重复卡片,但它们往往缺乏系统性,仅仅提供了一些零散的建议,比如「避免使用列表」。我认为,我们可以从更基本的原则出发,深入理解为什么某些卡片行之有效,而其他的则失败了。

特别是,有一个模型给了我很大启发,那就是将编写间隔重复卡片视为给未来的自己布置一项反复进行的任务。换句话说,卡片设计实际上就是任务设计。如果你的目标是增强记忆力,那么这些任务的目的就是进行提取练习。这是认知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我会在手册中详细阐述。简而言之,你必须设计这样的任务:当你执行时,需要你主动调用相关的知识。

这个过程与跨语言翻译惊人地相似。在翻译时,你需要寻找那些词语,它们在被阅读时能在读者心中唤起与原文相近的认知反应。这绝非机械性的操作。如果原文包含典故、比喻或幽默元素,直译往往难以传神;你需要找到能让目标文化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似体验的表达方式。在设计学习型提示时,你也在进行类似的「翻译」工作:我们需要设计哪些任务,才能在执行时「激活」那些与充分理解该概念相关的心智模型呢?

对于相对简单的概念,可能只需设计一个任务就能准确地激活所有相关的认知元素(同时避免激活无关的部分)。但当概念涉及多个重要方面时,设计单一任务来有效刺激所有这些元素就变得困难了。这时,我们就需要将概念分解为多个子任务。这正是知识建模发挥作用的地方。面对一项知识,我们如何表达其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答案会因知识类型(如陈述性、程序性和概念性知识)而异,但每种类型都有其相应的框架可供使用。

————————

管理说明:如果你住在欧洲,你现在可以选择用英镑或欧元支付你的会员费,而不是美元。我一如既往地感谢你们的善意支持。我无法相信这个小小的实验室社区现在有 400 多人在里面!